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主要是以疼痛的症狀來表現,通常患者會出現的症狀有下列數種:
1. 初期患者會有感覺疲倦、很累、精神不佳、胃口不好、體重減少、全身酸痛、關節不適等全身性症狀。
2. 關節出現紅、腫、熱、痛,關節僵硬且具有對稱性,關節的周圍組織如韌帶、肌腱和肌肉也會有相同的症狀。病情嚴重者會有關節破壞、變形的多發性病變。
3. 出現一個以上的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處會產生小結節,關節腫脹的時間長達六星期以上。
4. 關節疼痛、關節腫脹主要以手和足的小關節,如掌指(跖趾)關節、近端指間(趾間)關節,以及腕、肘、膝和踝關節等多見。
5. 早上起床時,關節特別僵硬,往往需要活動三十分鐘,才會好轉,這種情況會持續六星期以上。
6. 百分之八十的患者血液檢查類風濕性因子會呈陽性反應。
7. X光片上的典型變化,早期在關節的周圍常發生骨質疏鬆的現象,晚期則可見到滑膜侵入髖骨內所產生的空洞,甚至嚴重變形的關節架構。
換句話來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其實與美國風濕病學院一九八七年所訂的判斷標準極為雷同,也正因為這些症狀的產生,才能讓醫生診斷出患者究竟是否真的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許上述症狀的出現只是一種警訊,並非意味著真的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不過民眾也不該因此而掉以輕心,因為這些臨床的症狀是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重要依據。
(台南市立醫院過敏風濕免疫主治醫師葉宏明)
-
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很嚴重疾病嗎?
是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健保的重大傷病,因為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有時會造成關節破壞而無法工作。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用要比較複雜,不是光吃止痛要就可以控制的,因此通常用藥的部分由過敏免疫風濕科的醫師來處置。 如果用藥效果不好,甚是需要外科或復健治療的介入。2. 請問類風濕因子陽性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不是的。在台灣,B型肝炎造成的假陽性相當常見,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會造成關節變形的。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診,仍建議經由過敏免疫風濕科的醫師來判斷。3. 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遺傳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一定會直接遺傳,但是親屬間發生的機率的確較高,所以與個人家族體質有關,道理就像糖尿病與高血壓可能有家族傾向,但不是百分之百。4. 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可以結婚嗎?可以生孩子嗎?
就像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可以結婚生孩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當然也可以。但是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常常需要長期用藥,有些用要懷孕期間不適合使用 ,因此懷孕前最好與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婦產科的醫師商量。但一般而言,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懷孕期間症狀大部份會改善,只是產後就恢復原狀了。5. 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造成殘廢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幫助嗎?
有可能。因此要積極的處理,而且現在的研究認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改善預後。6. 請問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根治嗎?
目前的醫療科技仍不能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就像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樣,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需要長期用藥物控制。7. 請問何謂Anti-CCP?請問它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腳色為何?健保有給付這種檢查嗎?
Anti-CCP是一種新一代的檢查,這種檢查比較精準,不像類風濕因子常常有偽陽性的問題(也就是說明明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結果卻是陽性)。一般建議在病人診斷較不確定時使用(例如有類風濕因子卻不像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或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卻沒有類風濕因子的病人)。目前健保不給付這種檢查。8. 請問何謂生物製劑?請問他的治療效果為何?健保有給付嗎?請問它可以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所謂的生物製劑目前台灣可供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的包括恩博、復邁與莫須瘤,可以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健保有給付 於傳統用藥控制不佳的病人,須事前送審。三種效果都不錯,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生物製劑也無法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能控制而已。9. 請問一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吃什麼比較好?
西醫對於食物沒有什麼大的禁忌,一般而言,我們希望病友不要隨便進補,因為有些中藥會刺激免疫系統,使得這類的免疫疾病惡化;不可抽菸,少吃油炸食品, 因為這些會使發炎性的疾病惡化。此外白肉(雞肉、魚肉)比紅肉(豬、牛、羊等)好,深海魚油也不錯,其他就沒有什麼特別的禁忌了。10.請問一下中藥是否可以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斷根的效果?
目前沒有任何治療敢聲稱可以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斷根的效果,但是這是所有醫師的理想與努力的目標。11.請問為什麼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用化療藥,會不會很危險?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會使用一些原本用來作化療的藥物,高劑量是化療藥,低劑量則是免疫調節劑。這些藥物的使用效果皆有研究證實,可以減緩關節的破壞。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如此可怕的疾病,因此雖然這類的藥物使用複雜,但是為了保全病人的生活能力,仍應當使用這類藥物。至於安全性方面,因為藥物在大部分的人身上使用都沒有問題,只有少數人會發生副作用,只要病友與醫師配合,定期抽血追蹤肝腎功能,有疑似藥物副作用時馬上返診,就可以及時發現處理,保護病友的安全。
出處"亞東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寶貝關節四步驟:
1.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少喝咖啡、可樂,少吃油炸及肉類,多攝取含鈣量高的食物及蔬菜、水果,作息要正常,避免熬夜造成身體的負擔。
2.適度運動,強化肌力:運動可以增加關節滑液的流動,加強肌肉及肌腱等支持結構,例如:步行、游泳及騎自行車等都是輕鬆且能達到運動目的的活動。此外,體重的控制也很重要,體重過重會造成關節多餘的負擔,引發不適。
3.氣候變化產生不適症狀時,可藉冷、熱敷或是泡溫水來減輕疼痛。
4.補充關節所需營養:
(1)葡萄糖胺:軟骨的基本成分,刺激關節內軟骨細胞合成醣蛋白,供應軟骨關節滑液,而且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能讓關節活動更俐落、靈活的活動來源。
(2)維生素C:可幫助鈣質吸收及骨膠原的形成、消除自由基、強化免疫功能。
(3)礦物質:健康骨骼的及結締組織需要鈣、鎂、硒、鋅、矽、錳等。
(4)Omega-3脂肪酸:可減少發炎物質的產生,舒緩發炎症狀。
(5)抗氧化營養素:薑黃素、( 葡萄籽 )原花青素可以減少自由基的侵害、減緩發炎反應、幫助傷口復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由自身免疫障礙引致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的長期慢性炎症。這種炎症會造成關節變形直至殘廢,並會因關節痛楚及磨損而失去部份的活動能力。
這種病症亦會有系統地影響其他關節外的組織,包括皮膚、血管、心臟、肺部及肌肉等。
以35-50歲的人士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多,家族遺傳會是一個重要的發病因素。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仍未清楚,但一直都懷疑是因感染所致,亦可能是由食物敏感或外來生物所造成。
自體免疫系統失常的疾病還有紅斑性狼瘡。
因為自體免疫系統失常。所以建議吃可以增加免疫力的保健食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