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烏來深度之旅

 

新店烏來

 

文‧圖/吳昭明

 

烏來住宿相關資訊

 

 

《便宜烏來泡溫泉湯屋》

 


滄海桑田看新店今昔

 

新店,在我孩提時期的印象中,那兒是香魚的故鄉,搭火車遊碧潭,更是童年依稀留存的溫馨回憶。今天,每當開車沿著北新路來到新店,昔日綠野平疇、溝圳瀅洄的景觀,早已被一棟棟密集樓房所取代。

 

新店捷運站位處交通輻湊之地,原址是台汽客運總站。站體正上方,不偏不倚地被北二高那兩條巨龍盤踞天際,壓得快喘不過氣來。對面的光明路早年還有個火車站,新店線鐵路從這裡,經景美、公館,轉汀州路直抵台北的萬華站。

 

話說此地是入山扼口,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開車往南行,一路開始上坡。「北宜路」這三個字正告訴著旅人,這裡再往內走,就會穿越雪山山脈而抵宜蘭新店這個地名,其實就是源自這樣的地理位置所衍生的生活機能而來。漢人於清乾隆年間入墾,在今天吊橋旁的新店路上新設店舖;該店位居泰雅族屈尺番的出山口,平地人與原住民常於此交易生活必需品,因沒有店號,眾人便逕稱其為「新店」,久而久之就成了地名。

 


 

輕舟一葉漂 情繫碧潭橋

 

碧潭是早期本省十二大風景之一,著名的碧潭吊橋已垂虹臥波六十六年了

碧潭是早期本省十二大風景之一,著名的碧潭吊橋已垂虹臥波六十六年了

 

提到新店地標,則非碧潭吊橋莫屬。吊橋建於民國 26年,長二百公尺,是日據時期台北州文山郡新店莊(相當於今天的鄉)的助役(地方行政官)賴雲先生,有鑑於新店溪兩岸居民均靠擺渡來往,每逢雨季溪水湍急,意外迭生,便倡議興建吊橋,經費則是向當時的「商工銀行」貸款。吊橋落成,可謂地方盛事,黑頭車還曾從橋上風光走過。早期安坑山區的煤礦、茶葉,也全賴這座吊橋運往對岸的火車站,再轉送至萬華輸出。初期每人每次收取一文錢的通行費,七、八年後本息還清,才免費通行。

 

橋下的新店溪流經此處,形成深潭,水色澄碧,故名碧潭。西岸那塊巨石,懸崖千仞,文人墨客將其比擬成蘇軾赤壁賦」中的赤壁,而使得碧潭有「新店小赤壁」之美譽。民國 37年,國父的兒子孫科曾在岩上題有「碧潭」二字,今仍可見。而搖槳泛舟的情趣,更使得碧潭成了許多戀人海誓山盟的約會地點。

 

民國 86年,碧潭吊橋走過一甲子,但也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橋。台北縣政府一度要拆除重建,改以堅固的水泥橋取代,不過地方人士難捨對吊橋的歷史情感,幾經多次陳情,縣府最後順從民意,決定改以原橋整修換新索的方式,留住了人們共同的記憶。

 

今天如果重遊碧潭,您會發現原本有些沒落的風景區,隨著政府推動「新店溪萊茵計畫」的完成,已煥然一新。西岸的親水公園有別具現代化風貌的觀景台;東岸原顯雜亂的茶棚店家,也重新開了不少美食餐館,像是夏日咖啡館、水灣餐廳,均以山水景觀取勝。

 

《便宜烏來泡溫泉湯屋》

 


 

北宜路千里迢 新烏路美如瑤

 

驅車沿著北宜路而行,過文山國中不久,路旁右側可見櫛比鱗次的「一碗小羊肉」,不免引人注目。其中又以北宜路一段 194之1號這家才是正宗的,店雖不大,但名氣不小。清燉羊肉及紅燒羊肉,蘸上特製的佐醬,搭配羊油麵線,口味不差。不論寒暑,總是高朋滿座。

 

再不久來到了青潭這個分岔路口,直行是台9線北宜路宜蘭,右轉是台9甲線新烏路往烏來。路口東南角昔日有個「青潭游泳池」,六○年代與台北市「再春游泳池」齊名,每逢仲夏總是泳客如織,如今也已消逝在歲月洪流中。

 

提到「台 9」與「台9甲」這兩條公路的開發,也頗耐人尋味。早在開山撫番年代,漢人移民宜蘭後,發現山區的樟樹極具經濟價值,採樟製腦這個行業相當興盛。林泳春等先民為了將樟腦販賣外銷,在咸豐年間,捨遙遠的淡蘭古道不走,改從宜蘭坪林青潭新店至大坪林,闖出一條捷徑來。光緒年間,劉銘傳時任台灣巡撫,致力理番,將這條小路闢成驛道,設置隘勇,保障行旅安全,此即北宜公路前身。光復後,政府再將這條驛道拓寬成官道,成為當時北部進出東部的唯一孔道。

 

至於全長 14公里的新烏路,早已是條聞名的景觀大道。這條路是明治29年(1896),日軍為了建設烏來發電廠所開鑿。今天的宜蘭線鐵路,日人原本規劃的路線也是要沿新烏路,自台北經新店屈尺烏來而至宜蘭;不過測量完成後,卻發現深入番地,山勢險峻,施工困難,遂而轉向一百八十度改繞自八堵起。新烏路原本狹窄的碎石路,於民國52及62年兩度重修,至今仍可在伸仗板(文山農場入口)、新舊下龜山橋間的松林路(湖山新城下方)、舊上龜山橋(剛開通時仍為可行汽車之吊橋)、忠治村復興隧道,尋得一些舊道遺跡。

 

民國 64年,政府曾計劃從烏來沿著孝義阿玉山雙連埤圳頭宜蘭員山鄉,另闢一條新北部橫貫公路。這條公路所經之處,生態景觀非常豐富。後來因經費及環評影響而遲未動工。也因此,今天攤開地圖,會看到這條台9甲線有頭(新烏路)、有尾(宜蘭福山植物園這段路),中間卻斷絕的怪異現象。北宜高速公路既已通車,新北橫的興建恐怕也不再那麼急迫了。為了保有這片珍貴雨林區,我看,台9甲還是就此劃下休止符吧!

 

 《便宜烏來泡溫泉湯屋》


 

花園新城 流螢花雨

 

青潭轉入新烏路後約 1.5公里處,地名「小粗坑」。這裡有兩條一大一小的路,直行是新烏路,環繞中興坑爬坡而上;往右是永興路,沿著新店溪迤邐而下。筆者將前者戲稱「環山道」,後者呼之「臨水路」,兩線雖殊途同歸,但卻各有佳境。

 

如果沿著新烏路南行,兩旁盡是油桐樹。五月花開,美如雪絮。不久便抵花園新城入口。左轉往上,只見鳳凰夾道,花木扶疏,不禁被這兒的蒼鬱恬靜所陶醉。花園新城是民國 59年由名建築師修澤蘭女士所設計,稱得上是新店地區山坡社區開發的始祖。人文會萃,多年來一直維持高度的生活品質,社區內的「蘭溪」與後山「四份子」,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與高大的原始森林。最難能可貴的,是居民因擁有這樣一片自然資源而凝聚出對社區的關注與投入。近年來更規劃出螢火蟲保護區,成效卓著。「流螢,花雨」已是社區居民最引以為傲的事物了。

 

花園新城附近屬直潭山系,有多條登山小徑。其中步程在四小時左右的大眾化路線有兩條;一是從青潭新烏路一段 17巷入山,經青潭尖大崎頭山頂(490M,三等三角點),回程可越過湖興路,經靈山台新烏路一段105巷出小粗坑;另一條則由屈尺燕子湖附近的民壯亭,轉入新烏路二段369巷入山,一小時即抵二龍山(304M),此處可遠眺屈尺一帶的曲流景觀,登頂後可原路下山,亦可續經長春觀,再攻直潭山(728M,二等三角點),然後經無天禪寺花園新城下山。

 

 烏來溫泉       烏來      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


 

文山農場 茶香綠意濃

 

遊罷新城,續行新烏路,可達公路最高點「伸仗板」,這地名正是泰雅語「山頂、很高」的意思。附近的文山農場,前身是日據時代「台灣茶葉指導所」;光復後由台北縣農會接管,直到 84年才正式對外開放。農場位居海拔200至300公尺的丘陵地,經年雲霧繚繞,很適合栽植文山包種茶。已將近一世紀的製茶廠,陳列了傳統的製茶機具,有興趣的話,還可與農場預約採茶、製茶解說活動。

 

至於露營野炊區、健康步道、親子戲水池、兒童單車訓練場,則是迎合都市人需求而設的,不過整個農場仍以自然景觀為主,環境幽雅,很適合全家共遊。由於農場位在水源保護區內,入園人數有限制,目前僅接受團體預約。

 

 


 

遠山含笑 青山綠波映小橋

 

伸仗板起,公路開始下坡,一公里後達屈尺屈尺這個地名的由來有二,一說是新店溪流經此處,形成一個環流丘,河道曲折有如一把彎曲的尺;另說則是此處在蠻荒年代,屬「屈尺番」的活動地域。

 

由「屈尺」站牌前右轉,經屈尺社區可抵有名的「濛濛谷」。聽了可別被嚇到,筆者三十年前唸國中時還來此地玩過,這裡是當年許多莘莘學子假日露營烤肉的老景點,以前可以游泳、划船、釣魚、抓蝦,甚至還可搭渡船到對岸的廣興。現在這兒成了集水區,下游建了直潭壩,早期露營河床地全數淹沒,濛濛谷成了濛濛湖,雖然仍有業者在此提供野營設施,但高檔的門票,反不易讓人親近湖畔。

 

社區活動中心旁有間歷史悠久的小廟 --岐山巖,建於清道光2年(1822) ,奉祀清水祖師。是早期先民在面對地險番猛的時空環境下進行墾荒時,祈求神明保佑的精神支柱。近來寺廟正二度重修,古味雖已淡,惟每年農曆正月六日的祭典活動,仍保有傳統殺豬公的儀式。

 

屈尺路 28號則是一家其貌不揚的神秘餐廳,上這家館子用餐,沒有菜單,有點像到朋友家吃便飯,平日並不對外營業,除非事前預約。由於主人手藝好,這頓便飯每天總是吸引識途老馬上門。

 

在前往濛濛谷途中,另有一名為「森林之家」的民宿。城堡般的外觀,開闊的草原,深藏在蓊鬱山林裡,教人驚豔。這裡原本是一位美術系教授的私人別墅,屋內有許多畫都是出自主人之筆。如果不打算住宿,這裡也有供應下午茶,可以消磨一下午。

 

若由屈尺派出所前的自強路往湖邊走,可來到梅花湖。這兒以前也是個露營地,現在變成社區小型公園。附近的屈尺攔水壩建於明治 42年(1909),左側還有魚梯,每逢山區連日大雨過後,溪水奔瀉而下,形成簾幕般的銀瀑,教人看了備感清涼。

 

續行,過屈尺加油站不久,有一座舊的下龜山橋。其間在雙溪口屈尺壩的水域相當優美,往昔稱為「慈潭」,近年因常有群燕飛翔其間,故又名「燕子湖」。少了以前水上活動的喧囂,換來瀲豔湖光的靜謐,頗有「遠山含笑,青山綠波映小橋」的味道。

 


廣興湖濱白鷺飛 藍夢溪谷魚相隨

 

廣興河濱公園有茂密的水草,常見白鷺鷥於此棲息、覓食,是欣賞湖畔山水的好景點

 

如果對濛濛谷無法一親芳澤而感到有些失望的朋友,我建議您到對岸的廣興走走。不過,開車上這座舊下龜山橋時,提醒您最好放慢速度,除了因為它有些狹窄,為了安全考量外,最主要的,這是以前的新烏路舊道,橋寬就等同當年的路寬,正好也可以重尋一段前人的旅途足跡。

 

過橋後右轉廣興路,行約 2公里即見有個小聚落,藏伏在山光水色中,這兒就是廣興里。河濱公園是89年才有的新景點,不論是薄霧矇矓的清晨,或是夕陽西下的黃昏,沿著湖畔步道欣賞青翠湖面,不時可見白鷺鷥棲息覓食,一派恬適祥和的畫面!

 

僅 10分鐘步程來到附近的印月禪寺。這裡沒有宏偉的雕樑畫棟,卻有遼闊的視野景觀。面對碧綠盈盈的濛濛湖,每逢農曆十五夜晚,一輪明月映照水面,「印月」二字於焉而來,多富禪意的名字啊!在這般清幽的環境下,修行參佛,洗滌塵心,想必也會悟得些許禪機吧!

 

平廣路沿平廣溪直驅山谷。這條全長 6公里的幽靜山路,別有洞天,單看路邊20多家土雞城招牌,就教饕客們眼花撩亂。從最常見的三杯土雞、鐵筒雞,到特殊口味的梅子雞、鳳梨雞、仙人草雞、布袋雞,應有盡有!

 

平廣溪有個很美的別名「藍夢溪」,涓流細緻,是垂釣客與戲水族的樂園。偶見高級別墅錯落溪畔,猶如一處秘密花園。

 

印月禪寺旁走小坑一路,可接新潭路新店安坑。這條沿著新店溪而行的小路,就是筆者之前所提的「臨水路」。沿線最大特色,是可以看到新店溪彎曲的河道景觀。從屈尺到新店直線距離僅 5公里,河道卻走了10公里,其間在「屈尺--廣興」和「直潭--灣潭」兩處呈現S型曲流。新店溪彎彎河道水粼粼途中還會經過一處小隧道,小坑一路的「坑」,其實就是指這個昔日是烏來新店間舊台車道的「磅坑」遺跡。過山洞往右走,會看到一間慈隱宮,其旁有小徑可直切溪畔,這個角度剛好與對岸的濛濛谷相望,可欣賞彎彎河道水粼粼的美景。

 

續行接「北 105」鄉道,過思源橋後,可達東南亞最大的「台北市自來水處直潭淨水廠」。原水取自直潭壩,經過沉砂池、混凝池、沉澱池、過濾池、清水池,最後送至配水池,層層關卡都肩負著台北市民日常用水的潔淨品質。

 

淨水廠所在地「直潭」,地名源於此段的新店溪,正好位居兩個曲流間河道轉直的地方。昔日這兒盛產香魚,聽說這種魚喜歡逆流上溯吃細沙,習性潔癖,肉質細嫩又富高蛋白,香魚料理也就成了碧潭名產。日據時期為了保護香魚資源,日本人特別頒布「傑魚禁」,規定每年從十一月初至翌年一月底嚴禁捕魚,因此,人們就在「傑魚禁」前的空檔期,把握垂釣之樂。每年中秋節前後,直潭碧潭沿岸聚落,都有熱鬧的香魚節活動。如今,香魚早已絕跡,恐怕少有人還記得這個節日了。

 

環繞淨水廠外圍一周,可經直潭派出所小粗坑路。這條小路依山偎水,綠蔭夾道。過感恩橋後即為永興路,可接回新烏公路。在感恩橋旁可見小粗坑發電廠,它是目前本省現役電廠中最古老的一座,建於 1909年。紅磚立面與白色水平飾條的外觀,呈現出日據後期日本建築師偏好西洋風情的建築風格。

 


 

龜山發電廠 一頁滄桑史

 

龜山發電廠曾是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這幢黑色廢棄的建築,是見證新店溪文明的寶貴遺址,距新店捷運約20分鐘車程

龜山發電廠曾是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這幢黑色廢棄的建築,是見證新店溪文明的寶貴遺址,距新店捷運約20分鐘車程


 

當年劉銘傳曾有意在此蓋電廠來發電,但還來不及動工就離開了台灣。後來的日本人依據劉銘傳規劃的藍圖,於1905年建了本省第一座水力發電廠--龜山發電廠。不過,日本人蓋電廠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架設電網以阻絕原住民侵擾,其次才是送電到台北城內。這樣的舉動,當然讓原住民相當反感,電廠完工次年就兩度遭原住民攻擊。

 

當年的引水導管,現仍可在上龜山橋看到。不過,電廠自從被前述的小粗坑發電廠取代後,便廢棄至今。數年前,台電將它賣給了民間,老電廠目前被充當木器廠倉庫。在屋脊山牆上,仍殘留著兩個三角型倒拼的「台」字,這正是當年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標誌。這麼珍貴的產業文化資產,足可列為國家級古蹟,但現在卻像個被遺棄的老人,任其斑駁頹廢,不禁教人噓唏。要憑弔這座老電廠,可在過新下龜山橋後,沿左側一條通往溪邊的下坡小路旁可見。

 

新烏路沿線有許多公家訓練單位。包括屈尺有行政院主計處所屬的主訓中心,榮工處訓練中心,龜山則有林務局與台電訓練所,其中台電訓練所原址早年還是龜山地區唯一種植過水稻的平地。其旁有一條桂山路,經萬年橋後可通往桂山發電廠。這座電廠 1941年開始運轉,是當時全省第六高發電量的水力發電廠。然而,最吸引人的還是電廠冰品部的枝仔冰,清冰一枝5元,其他口味也才8元,很有古早味。炎炎夏日,一枝接一枝,順便到鄰近的日式宿舍走走,庭院深深,綠蔭濃密,真是消暑良方。

 


 

台北人的翡翠水庫 飲水當思源

 

水電不分家,胃納台北之水的翡翠水庫就位在龜山。早在民國 59年,政府為因應大台北地區人口成長所帶來的用水需求,開始有興建水庫的構想。不過,環顧台北盆地三大河系,淡水河支流的大漢溪已經有石門水庫,而基隆河平時水量少,水源污染嚴重,早已不適合蓋水庫,唯獨新店溪還可以考慮。而新店溪支流中,南勢溪坡度陡峭,泥沙極易沖刷,流域內的烏來又是人口聚集地;相對的,北勢溪集水區夠大,比較適合建水庫。

 

然而接下來的水壩選址,卻又因生態保護及地質安全等問題,爭議不斷。據說,最後是有位工程師,某天到龜山翡翠谷遊玩時,無意間發現此地頗適合建水壩,經地質專家多次探勘後,證實該處岩磐堅硬,於是壩址就這樣選定了,水庫也以當地「翡翠」一名命之。

 

一晃眼翡翠水庫已運轉十九年了,昔日台北人假日常去的翡翠谷鷺鷥潭,均已埋葬庫底,這是無可避免的代價,卻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龜山以前也是烏來山地木材集散地,林務局在這兒設有工作站,今已內移至烏來,原址改成訓練中心。位其後山腰原有的運材台車道,目前雖已拆除,但今天在活動中心旁,仍可找到一間木材行遺址,倒也見證了伐木時期的林業盛況。

 

 


 走一趟加九寮步道 上一堂自然生態課


利用廢棄台車道整建的加九寮步道

 

新烏公路過上龜山橋後,便沿著南勢溪東岸直抵烏來,各家溫泉招牌也開始一路向遊客揮手。在過「栗子園」站牌 1公里處,道路左側會看到一處廢棄的隧道,長僅5公尺,這是以前的「番界」,也是早年新烏公路唯一的隧道。北口昔日題有「烏來勝景」四字,現已消失;南口則有當年的行政院長陳誠先生題了「復興」二字,今仍依稀可見。

 

車過忠治村再行約 2公里處,可見一「紅河谷」往右行的指標,這個三十年老字號的景點,係因南勢溪谷上游受烏來攔水壩阻擋,水位遽降,崢嶸的巨石裸露河床,有如美國西部民謠「紅河谷」裡渾沌未開的意境。附近的加九寮溪谷,有許多年輕人,利用河床中傾斜的岩面,當成天然滑水道,雖然清涼刺激,但潛在的危險性也高,來此一遊,宜注意安全。

 

如果不下溪床,則在過一彎黑色吊橋後,便來到近年才重見天日的加九寮步道。這條步道原本是條廢棄多年的台車道,現在成了枕木與碎石鋪成的森林步道,走來愜意又懷舊。

 

步道兩旁盡是高聳的林木,除了姑婆芋、筆筒樹和蕨類植物外,鳳蝶、蜻蜓、黑蜘蛛和小樹蛙,也輕易可見。沿途山澗飛瀑,還會穿過一處舊台車隧道。清晨霧氣未散,山谷煙嵐繚繞,有如置身在夢幻般的情境裡。步道全長 2.1公里,40分鐘可走完,終點接上烏來環山路

 

 


 

烏來泰雅山地鄉 山珍美食風味香

 

烏來是台北縣面積最大的鄉,也是唯一的泰雅族山地鄉。傳說是原住民在狩獵時,忽見溪邊煙霧裊裊,一探究竟才發現有滾沸的熱水自岩隙冒出,於是眾人驚呼「 kirofu-ulai」。 「kirofu」是泰雅語「燙」的意思;「ulai」則意含危險、小心的警語。雖然泰雅語並無「溫泉」這個詞彙,但經過比喻及轉化後,實則也是溫泉之意。久而久之,烏來也就成了今天的地名。所以說這兒是溫泉的故鄉,也真是實至名歸了。

 

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具多種特色的民族,許多媲美希臘羅馬神話的傳奇故事也不斷流傳下來,僅就其中的「黥面」典故略帶一筆。傳說在上古年代,深山裡有一塊巨石,有一天忽然迸裂出一對姊弟來,他們一路相依為命直到成年,後來姊姊想到傳宗接代的事,想與深愛的弟弟結婚生子,但弟弟顧忌兩人血緣太近而遲未答應,於是姊姊便忍痛在自己臉上刺青,讓弟弟誤以為她是別人,於是泰雅族群才得以如此繁衍下去。

 

刺黥,代表著已成年,也是一種榮譽的標記。因為男人要出草獵人頭,女人要學會織布,才能刺黥。也因此,泰雅族男人以強悍著稱,女子的織布手藝也冠於其他各族。如今,黥面不再,原本也快失傳的泰雅編織,近年來在文史工作者的努力與鄉公所的輔導下,漸受重視。喜歡買紀念品的朋友,不妨到瀑布街上的店家尋寶,從手織帽到手機袋, 300元上下,就可以把原住民的風情帶回家喔!

 

烏來老街雖不長,但山地美食卻不少,除了溪蝦、溪魚外,春天有箭竹筍,夏秋有絲瓜。「泰雅婆婆」集泰雅美食之大成,是老街上唯一由原住民開的小吃店,香軟滑嫩的月桃飯和甜甜香味的芭蕉飯,別的地方還不容易吃到。已有 30年歷史的「環山包子店」,梅干菜肉包相當搶手。烏來街129號的小米麻糬,則採現點現做,口感不錯。135號的冰溫泉蛋,是用溫泉調配滷汁,浸泡兩天後再放入冰箱,蛋黃呈半透明水晶狀,吃起來又涼又Q,相當特別。過攬勝橋右側,在「花月溫泉館」對面有一攤蚵仔麵線,早上賣完就收攤,晚來的向隅者不少。

 

 


 

戀戀溫泉鄉 人間仙境泡好湯

 

無色無味的烏來溫泉,屬鹼性碳酸質,溫度高達 85度C,泉質居本省之冠,可惜當地原住民不擅於行銷,致以往知名度不如北投陽明山。直到近年來,泡湯文化蔚為風潮,北投等外地業者紛紛來此投資興建溫泉飯店,才重新帶動這個歷史悠久,但也曾經黯淡過的老風景區。

 

烏來溫泉館近三十餘家,大致集中在四處。第一處在新烏公路沿線到堰堤一帶,較具特色的有三家;「巨龍山莊」以茶餚餐點起家,半露天的浴池有日式風味;「春秋烏來」很有峇里島的風情,黑色石板岩及觀音石打造的湯屋,走的是高品味與高價位路線;「岸之湯」則提供泡湯後,在南勢溪畔用餐的浪漫風情。

 

第二處在烏來老街一帶,最具代表者,當屬強調百分之百原湯及養生功效的「小川源」與「國際岩湯」這兩家,講求泉質的內行人,有口皆碑。

 

第三處在桶後溪沿岸,位於清溪峻谷間的「烏來名湯」,開張才一年,擁有類似中部谷關溫泉的環境和住宿品質,喜歡泡湯的人又多了一些選擇。

 

第四處在環山路西羅岸路一帶,此處地勢較高,多以遠眺山林景觀為賣點,較具特色者有「美人湯」,以女性為訴求,融入芬芳的精油,營造慵懶詩意的風情;「雲頂」則有清幽的環境與別墅型湯屋;「泰雅,達利」的景觀套房可一邊泡湯一邊倘佯於高山峽谷;這三家均屬中、高價位,較適合全家渡假住宿。如果要選擇大眾化價位,不妨到「沙力達民宿」,除了泡湯,女主人一雙巧手料理的泰雅美食,更是教人讚歎不已。

 

至於溫泉源頭附近,則有免費露天泡湯池,一在攬勝橋西岸右側,一在烏來發電廠下方溪谷。熱呼呼的溫泉,混著清涼涼的溪水,儼然是天然三溫暖;只是溪邊的安全問題要多加留意。

 

附帶一提的,在西羅岸路深山裡還有一處原本是私人果園的「烏來生態農場」,雖然此處沒有溫泉,但野生動植物頗多,來此還可體驗泰雅先民的生活智慧與文化。由於農場大、人手少,欲前往一遊,最好先與場主電話約定時間。

 

 


 

輕便小台車 搖擺入山林

 

烏來台車堪稱是臺灣經營最早,歷史最久的蹦蹦車,是早期臺灣山林普遍使用的交通運輸工具,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公里,卻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

烏來台車堪稱是臺灣經營最早,歷史最久的蹦蹦車,是早期臺灣山林普遍使用的交通運輸工具,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公里,卻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

 

烏來台車歷史久遠,原本是日據時代運送木材的一種輕便車。早期台車道除了福山信賢、烏來、龜山、廣興遠達新店外,另在孝義烏來間亦築有一條。台車軌距才 545公厘,只台鐵的1067公厘之半。

 

新烏公路開闢後,台車道陸續拆除,只保留今天烏來瀑布約 2公里這一段。以前的台車全賴人力推進,往瀑布端是上坡,萬一碰到下雨天,車輪容易打滑,常見遊客必須下車一起幫忙,備極辛苦;瀑布回來是下坡,一路風馳電掣,剎車時則以木棍磨擦後輪以降低速度,所以又稱手押車。由於手推台車相當吃力,因此高個兒和大胖子的遊客不受歡迎,這也衍生出台車工選載客人的糾紛不斷,直到民國63年,台車改為機動化後才解決這種問題。而林務局更於76年在瀑布終點站開鑿迴車用小山洞,以取代原本的轉車盤,節省不少候車時間。

 

五十年代,台車票採三聯式,台車工憑其中的一聯領取工資。有趣的是,這張工資聯還可以當貨幣在流通,拿它向商家購物賒帳或是拿到牌桌上當賭資,都不成問題,因為只要等到發放工資的那天,即可兌換現金,不怕跳票。後來因為使用過於浮濫,引發不少爭端,最後便消聲匿跡了。

 

 


 

雲來飛瀑百尺簾 騰雲駕霧遊雲仙

 

烏來瀑布聞名全省,源自大保克山的小溪,高約八十公尺。十丈飛虹,如萬馬奔騰,舊名「雲來之瀧」,意指這裡山勢高聳,經常雲霧彌漫,飛瀑宛如自雲端奔瀉而下。前幾年北部乾旱嚴重,有人擔心瀑布會枯竭消失;不過,在地人說,南勢溪谷森林茂密,雨水長期涵養在森林裡,水源始終汩汩不絕,安啦!

 

瀑布上端是台灣目前最資深的民營遊樂區 ---雲仙樂園,開幕至今已邁入第四十個年頭。前往樂園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象徵烏來觀光的空中纜車纜車兩端月台落差165公尺,行駛距離380公尺,行駛時間3分鐘,16輪雙索交式電腦全自動控制。目前纜車已更新到第五代,車廂也彩繪成「翡翠樹蛙」和「泰雅紋面」,展現出烏來人文景觀的特色。到烏來纜車,體會騰雲駕霧的感覺,是難得的旅遊經驗。

 

雲仙樂園曾經叱吒一時,然而近年來卻逐漸為人所淡忘。事實上,整個樂園除了一些兒童遊樂場等機械式設施外,大半地區則是依著山勢而設的步道。您會訝異這兒的生態竟是如此豐富,高大的樹林、成群的野鳥,以及入夜後的螢火蟲,恐怕都是您過去從未注意到的。

 

如果選擇三月遊烏來,當紅的便是滿山遍谷的櫻花。這裡的櫻花吉野櫻為主,少數為富士櫻,皆自日本移植而來,位於環山路上方,那魯灣飯店纜車公司中間石階步道的頂點,有一塊「鷹乙千株櫻」的石碑,上面記載著民國六十二年,中日親善協會常任理事伊籐鷹乙先生,捐贈日本名種吉野櫻一千株的事蹟。這裡的吉野櫻與阿里山是同一品種,但較早開花。目前,鄉公所已在新烏路環山路福山公路沿線遍植櫻花,每年一至三月的櫻花祭活動,已成為烏來觀光的壓軸好戲。

 

瀑布附近則有台灣野山櫻。受氣候影響,這裡的櫻花雖會結果,但顆粒小肉質不佳;倒是山櫻花的樹皮,有許多原住民會利用它來製作配在腰刀上的刀鞘「箍」子,他們將櫻花樹枝鋸成數節,再將外皮與木質中間的軟層挖除,取下樹皮後吹乾,經自然收縮便將鞘板緊緊箍住,泰雅族人的生活智慧,從這一點就可看出。

 


 

悠遊娃娃谷 蟬韻蛙鳴滿山谷

 

瀑布區的「北 107」鄉道沿南勢溪往山裡頭走,碧水長流間形成綺麗的峽谷景觀。這條路是利用早期台車道所拓建,途中會經過一處舊台車隧道,還會看到一座黑色吊橋,這座吊橋是以前道路未通前,到娃娃谷必經之地。

 

行約 3公里先到信賢村,再行12公里可達台北縣最南端的福山村。走訪這兩個山地部落,當可感受泰雅族人與世無爭的生活步調。信賢舊名「蘭吼」或「蚋哮」,皆音譯自泰雅語「raho」,意指茂密的森林。福山舊名「李茂岸」,按泰雅語「mangan」是指河川曲流地,因該村位居南勢溪大羅南溪匯合之曲流處,漢人以「limogan」譯之。這些極富泰雅風味的原始地名,饒有趣味;筆者詢問當地居民,對於今名之涵義為何?他們也答不上來。有本有源的地名,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符號,它等於是一個地方發展史的脈絡血緣,如今卻被改成這般俗不可耐,頗為可惜。

內洞森林遊樂區擁有森林瀑布、水潭、溪流等天然景觀

內洞森林遊樂區擁有森林瀑布、水潭、溪流等天然景觀

 

此地海拔 230至800公尺,屬新店溪上游集水區,擁有森林瀑布水潭溪流天然景觀。由於區內峰巒疊嶂,步道旁不但有鳥巢狀的山蘇,一大簇一大簇高掛樹上,還有數量頗多的,不時飄來陣陣清香,開成一束的小白花,攀附在潮濕的樹幹上,相當耀眼。清流漱石的環境,更使得這裡棲息了不少樹蛙、灰蝶和溪鳥。水中也可看到原生的台灣苦花等魚類,悠遊其間。豐沛的內洞溪水,自頂層溪谷一路沖瀉而下,形成難得一見的三層瀑布信賢瀑布),激發的水氣,挾帶大量陰離子,結合樹林裡的芬多精後,教人頓覺神清氣爽。信賢村民多以種植香菇、地瓜維生。村內有個「內洞森林遊樂區」,「內洞」一名也不如他的別名「娃娃谷」來得好聽。以前這兒仍屬山地管制區,路況又差,猶如是塊處女地,是許多露營族夢寐嚮往的世外桃源。當時有一團登山隊夜宿溪畔,發現山谷裡青蛙數量極多,陣陣蛙鳴,宛若是天籟組曲,便稱此地為「娃娃谷」,後來輾轉流傳成名稱響亮的「娃娃谷」。

 

烏來住宿相關資訊


 

到福山 與黃角鴞有約

 

如果要深入福山部落,則必須在信賢派出所準備好身分證和十元辦理乙種入山證。地處邊緣的福山,平日除了登山客與釣客外,遊客稀少,喜歡生態野趣的朋友不妨來此一遊。

 

進入福山部落後,遇往左側岔路往下走,過福山一號橋,右側山壁旁便是哈盆古道入口。哈盆是泰雅語「開闊」的谷地。哈盆素有「台灣亞馬遜森林」之稱,極具原始氣氛,是北台灣著名的中級越嶺路線,可同時享受登山、溯溪、健行、露營、釣魚、抓蝦的探險樂趣。筆者唸大學時曾與友人欲走一趟哈盆古道,不過當年路況奇差,從烏來走到蘭吼,早已兩腿發麻,加上老天爺不賞臉,才到娃娃谷就鎩羽而歸。現在方便多了,自烏來開車只需四十分即抵福山。古道中途昔日還有個「白雲山莊」,很飄逸的名字,然而它卻只是個破損不堪的農舍,聽說現已人去樓空,但那四個字卻代表著當年這群拓荒者開墾的精神。

 

這條古道自福山入,經福山植物園,由宜蘭雙連埤出,全長約 30公里。清澈見底的溪水,使得這兒的台灣馬口魚數量豐碩;當然,沿途蛇類、山豬、竹雞、山羌、台灣彌猴、穿山甲、白鼻心等野生動物也不少,而溯溪最怕的螞蝗,更不時會上身咬人,因此,哈盆越嶺並不輕鬆,最好要有完善的裝備及登山團體帶隊。目前農委會已將該區列為「哈盆自然保留區」,欲前往者除了要辦甲種入山證外,尚須事先向福山植物園提出申請。近年來,烏來鄉公所將該條古道的前一小段,開築修建成「卡拉莫基」登山步道,讓一般民眾也能親身體驗泰雅先民昔日狩獵的足跡,這段步道尚未進入自然保留區範圍,故可自由進出,全程約2.5公里,1小時可輕鬆走完。「卡拉莫基」並非泰雅語,而是日語「有錢人」之意;日據時期,日本警察為了鎮壓原住民,在偏遠的福山村設立駐在所,因此村內仍留有這樣的日語聚落名。「卡拉莫基」所透露的人文歷史意涵,正是殖民統治年代泰雅族坎坷命運的寫照。

 

福山也有數家當地人開的民宿,設備稱不上豪華,卻都有濃郁的泰雅風味。「嘉麥山莊」就是取自莊主的泰雅名字,如果投宿那裡,可別忘了向莊主挖些原住民的神話故事回來。「阿旺小吃」的山胡椒,以一種名叫「馬告」( Magau)的傳統泰雅調味料,搭配各式野菜,相當受歡迎。「福山養鱒休閒農場」則以養殖虹鱒鱘魚苦花為主;據說這裡是台灣唯一生產魚子醬的地方。魚子醬就是鱘魚的卵所製成,珍貴的美國白鱘還是場主7年前自美國引進,身驅長如一個人。最有趣的是,農場入夜後都會有瀕臨絕種的黃角鴞(俗稱貓頭鷹)光臨魚池偷吃魚。場主不但不將牠驅趕,還很高興有這位不速之客造訪。夜宿農場與黃角鴞有約,是福山生態旅遊最佳的節目。

 

烏來住宿相關資訊


 

漫步桶後溪 聆聽溪潺鳥鳴聲 

桶後溪谷綠水碧波,是北臺灣難得一見的好山好水,來這兒玩,千萬別留下任何垃圾,千萬別開車輾壓河床,這般美景,需要大家來珍惜

桶後溪谷綠水碧波,是北臺灣難得一見的好山好水,來這兒玩,千萬別留下任何垃圾,千萬別開車輾壓河床,這般美景,需要大家來珍惜

 

烏來山區共有三條泰雅先民遷徙的越嶺古道,除了前述的哈盆外,尚有福巴桶後兩條。前者從福山越過北桃縣界拉拉山,到桃園巴陵;後者從孝義,沿著桶後溪,越過北宜縣界烘爐地山,到宜蘭礁溪。由於全境皆屬山地管制區,路途遙遠,已非一般大眾化路線,故不再贅述。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桶後越嶺古道前段的孝義桶後營地,是許多房車玩家的旅遊景點,這條桶後林道行經之處,曾是泰雅族人神秘的獵場,原始又粗獷,附近也有日據時期的伐木遺址,現已人去樓空,這些都是古道探勘者不容錯過的歷史場景。

 

至於烏來孝義間,則是北部低海拔山區有名的賞鳥聖地,曾被觀光局列為「台灣十大國際賞鳥區」。賞鳥路線從烏來派出所出發,過水泥橋後左轉,左側即桶後溪,經烏來國小、國中旁階梯,上坡經公墓再繞過台電舊宿舍,下坡到迷你谷山莊,全程連佇足賞鳥約需3小時。由於桶後溪藏僻於原始叢林裡,多樣的河川地形使得魚蝦和水生昆蟲頗多,再加上少有人為干擾,這兒便成了溪鳥的王國,較常見的有鉛色水鶇紫嘯鶇等。而溪岸兩旁山勢陡峭,林相豐富,也吸引許多低海拔鳥兒飛來,像是五色鳥、紅山椒都是常客。過了秋天,更有一群來此避寒的鳥類報到,所以也看得到朱鸝台灣藍鵲,因此每年九月到次年一月是賞鳥最佳季節。

 

本文並不是一篇單純的旅遊報導,而是我把近三十年來多次遊走新店烏來的一些觀察手札,重新整理都為一篇。或許您對這兩個地方的景點已經玩過好幾回了,建議您,換另一種心情,從「人文典故」與「自然歷史」的角度舊地重遊。如果能帶領大家按圖索驥走一趟不一樣的深度之旅,那麼,這篇文章就算是野人獻曝吧!

 
 
 

本文由網友撰寫   原文網址: http://goo.gl/ABDzu

 

 

 

arrow
arrow

    再來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